我们的团队
我们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由沈晓宇领衔,团队构成涵盖科研与产品两大板块,成员包括博士后、博士、工程师及实习生。
我们始终致力于两方面的核心工作:一是研发创新算法,让机器实现对人类语言的深度理解、精准生成与逻辑推理;二是推动 AI 技术在服务细分领域的落地应用,呼应学校 “强化基础研究、聚焦前沿交叉” 的学科导向。
PI 简介
沈晓宇
现任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与数字孪生研究院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5 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软件工程系,后获国际马克斯・普朗克计算机科学研究院奖学金,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信息研究所和萨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 Gerhard Weikum 与 Dietrich Klakow。2020 年 9 月至 2023 年 10 月任职于亚马逊 Alexa AI,担任机器学习科学家,主导智能客服商品问答项目研发。2023 年 11 月加入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担任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研究方向涵盖流式多模态大模型、指令遵循式检索器、大模型参数动态压缩及链式推理优化等。已在 ACL、ICML、EMNLP、ICSE 等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顶级会议发表论文 46 篇,2024 年团队有 7 篇论文被 EMNLP 录用,研究方向涉及大语言模型翻译微调、法律大模型评估等。曾获 COLING 2020 最佳演示论文奖、ACL 2023 特别主题论文奖及 CIS-RAM 2024 最佳论文入围奖,另获国家奖学金、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设计、国家优秀海外自费留学生等荣誉。
曾多次受邀在东京大学、剑桥大学、Google Brain 等机构做学术报告,现任 ACL、EMNLP、AISTAS、NeurIPS 等多个顶级会议和 TOIS 期刊的委员会成员,担任 ACL 问答方向领域主席及《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for AI in Big Model Era》主题编辑。
成员
行政助理
- 梁馨予 (伯明翰大学)
博士后
- 韩超(西北工业大学)
在读学生
- PHD (Fall 2023) :童俊龙 (上海交大)
- PHD (Fall 2024): 路璇 (上海交大)
- PHD (Fall 2024): 陈星好 (港理工)
- PHD(Fall 2025): 梁毅娟(中科大)
- PHD(Fall 2025): 方易初(上海交大)
- PHD(Fall 2025): 李树昊(港理工)
- PHD(Fall 2025): 赵桉颢(港理工)
工程师
- 王自龙(港理工)
- 张梓强(宁波诺丁汉大学)
- 欧志康(中科大)
- 沈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乔仪(新国立)
- 陈家源(华东理工)
- 施启阳(南京财经大学)
实习生代表
- 范英祺(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 吴浩(澳门科技大学)
- 邱鑫(浙江大学)
- 孙艺荣(宁波诺丁汉大学)
- 徐杰(韩国亚洲大学)
- 刘文杰(浙江大学)
- 李康乐(上海交大)
- 张家亮(中国海洋大学)
- 谭阳(东南大学)
往届优秀实习生
- 朱大卫(亚马逊 AGI)
- 陈彦俊(港理工)
- 王殿仪(复旦)
- 焦舒健(浙大)
- 隋佳璐(港大)
- 罗云浩(电子科技大学)
- 陈世耿(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 赵桉颢(西南交大->港理工)
- 奚晓文(北京林业大学->南加州大学)
- 孙智婧(伯克利->南加州大学)
- 林俊彦(中国海洋大学)
- 刘思凡(麦吉尔)
- 尹伯超(西雅图华盛顿大学)
- 郭文瑾(新加坡国立大学)
加入我们
我们欢迎对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和研究者加入我们的团队。如果您希望申请博士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工程师等职位,请发送邮件至课题组负责人。